物流企业如何正确实现数字化转型探究数字化

近年来,数字化概念的热度有增无减,单从各大搜索引擎的搜索指数来看,也是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可以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数字化的路上,或者准备踏上这条道路。过去被广泛提及的信息化似乎被抢了风头,那么数字化与信息化究竟有何区别和联系?或是数字化是所谓的“新瓶装旧酒”?

数字化不等同于信息化

1.业务侧重点不同

信息化:侧重业务信息的搭建与管理

数字化:侧重产品领域的对象资源形成与调用

信息化是对企业已形成的相关信息的记录和各个环节业务的结果与管控;数字化则是让业务和技术真正产生交互,改变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

数字化是信息化的高阶阶段,是信息化的广泛深入运用,是从收集、分析数据到预测数据、经营数据的延伸。

注意:数字化并不能脱离信息化单独存在,数字化就是解决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系统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系统间数据的互联互通的。

2.思维模式不同

信息化:是支撑,是工具

数字化:是思维模式,是业务本身

信息化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并没有改变业务本身,从思考模式上,大家还是用物理世界的思维模式在进行的。

数字化是对全时段的各种信息的采集,直接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达到重塑商业模式的效果。

3.数据分析方式不同

信息化:数据统计型

数字化:算法型

信息化是基于简单的数据表记录,根据小数据量做统计和呈现,只有统计没有分析。

数字化通过算法,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建立最优的输入输出模型,进而替代人脑进行管理和优化,实现了真正的数据分析。

4.企业组织结构不同

信息化:维持型发展

数字化:变革型发展

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的组织模式是不需要变化的,最多是增加了IT部门以及一些工作岗位,企业的整个架构和决策执行流程不变。

数字化是基于大量的数据采集、运算、反馈过程,直接指令到事,指挥到人,绕开了传统的授权模式,是企业组织模式和战略规划的重新布局。

5.企业转型路径不同

企业做信息化建设相对简单。由技术部门直接立项和询价,满足企业信息化的基本需求,所以选型工作并不复杂,都在通用的产品基础上加上适当的定制化。

但企业做数字化却复杂得多,需要从调研企业的数字化战略开始,重建企业适应数字化生存的新商业模式,适应数字化员工的新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出适合自己企业的技术平台、数据平台。

经过这样的过程和设计的需求,市场上的大部分技术提供商并不能直接提供产品,只能是双方或多方共同研讨后,一起开发出解决方案,并制定项目化计划,协同实施。

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价值分析

1.运营优化

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相较于传统业务体系一般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所谓运营优化主要基于传统存量业务,在企业内部链条中实现价值创造。

运营优化类价值效益主要包括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质量提高等方面。在效率提升方面,主要包括提高规模化效率和多样化效率;在成本降低方面包括降低研发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在质量提高方面主要包括提高平台设计质量、各环节协作效率质量和全要素全过程质量。

2.产品和服务创新

产品服务创新类价值效益相应的业务体系仍然保持总体不大变,主要专注于拓展基于传统业务的延伸服务,价值创造和传递活动沿着服务链延长价值链,开辟业务增量发展空间的同时来源于已有技术体系的增量价值,形成符合数字经济规律的新型业务体系。包括平台技术创新、服务延伸与增值创收等方面。

3.回归业务本质

数字化转型不是形式上的技术和工具的转型,其本质涉及到企业商业模式、组织、经营、运营、流程、服务等的数字化变革。从根本上来说是以数据要素为关键驱动,对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价值体系的创新和重构。真正的数字化转型是将数字化技术与企业的具体业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的差异化来实现产业价值的差异化,来获得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可持续成长。

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要从实际业务需求出发,解决业务协同、业务可视化、业务有效决策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优化企业内部结构,重塑企业价值链,获得长远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xxietingting.com/ndwyw/132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