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当货币基金遇上市值法
近年来屡次出现货币基金大额赎回、甚至清盘退市,这与货币基金采用摊余成本法有关。摊余成本法使得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的周期和货币基金持有资产的周期不匹配,使得投资者倾向于提前赎回货币基金,从而导致大额赎回事件。
年底出现了市值法货币基金,但仍未被批复。市值法能够真实地反映货币基金当前的价值,有效的克服了摊余成本法持有期和投资期不匹配的问题,有利于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但市值法货币基金收益稳定性降低,甚至会亏损本金,可能会不被市场认可。美国实施市值法以来,货币基金规模并没有明显的增长。
?货币基金风靡一时
尽管货币基金多次遭受大额赎回,但其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东吴金工从四个方面探寻货基规模增长的原因:(1)年货币基金打通了利率市场化的银行间市场和利率抑制的储蓄存款,带来了货币基金的高收益率,持续跑赢一年期定期存款。(2)货币基金投资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投资风险低,穿越牛熊保持盈利。(3)政策红利同样带来了高流动性,以及年互联网金融兴起,使得货币基金方便快捷。(4)货币基金对个人投资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借助互联网技术风靡一时。
?货币基金一本万利
货币基金也能够给基金公司创造优良业绩:(1)通过创新产品结构,借助网络改进申赎模式,提供更高效的产品与服务,扩大基金规模,提高盈利。(2)货基管理费率稳定,随着规模的扩大,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不断上升。此外,货基管理费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在基金公司的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3)货基管理难度相对较小,每个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较大,基金公司的运营成本较低。
?货币基金面临新挑战:(1)内部风险:货币基金的监管更加规范,发行速度放缓;短端利率下行,货币基金收益率下降;T+0限额新政,流动性受约束。(2)外部风险:T+0银行理财产品同样具有高收益、高流动性,是货基规模扩张的竞争对手。
?货币基金迎接新机遇:借助互联网做大做强;突显支付功能;借助券商渠道开拓市场;提高资金来源质量稳定货基规模。
?总结:货币基金是普惠金融的利器。
?风险提示:本报告所有统计结果均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市场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更多交流联系:欢迎联系东吴金工姚育婷,(注明机构+姓名)
1.当货币基金遇上市值法
货币基金是国内基金市场上最普及的一类基金产品,具有收益稳健、流动性高、风险较低、资金安全的特征,受到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青睐。年至今,货币基金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截止至年9月规模达到了8.44万亿元。但规模增长的同时,货币基金也面临着大额赎回的风险。近年来屡次出现货币基金遭到投资机构的集中大量赎回,导致基金的规模骤降,引起全面的流动性风险,最后不得不清盘退出。例如,大摩货币、工银瑞信安心增利、中原英石货币、国投瑞银瑞易货币、德邦现金宝、景顺货币ETF等货币市场基金相继清盘退出市场。
为什么货币基金容易发生大额赎回、甚至清盘退市呢?这与货币基金的定价方法有关。货币基金的定价实际上是对债券进行估值,传统的货币基金主要采用摊余成本法,即将利息分摊到每一天,使得份额每天都在增长,呈现出稳定的收益特征。而如果市场资金紧张、市场利率提高,投资者将大额赎回货币基金,基金管理者不得不卖出低于成本价的债券以提供流动性,由于摊余成本法的约束,这一损失要到T+1日才会确认,因此投资者可能会竟相赎回份额,发生“踩踏挤兑”事件,使货币基金“雪上加霜”。换句话说,摊余成本法使得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的周期和货币基金持有资产的周期不匹配,持有期较短的投资者享受了资产未来价值摊余到现在的收益,却未承担当期市场利率上涨的风险,而持有期较长的投资者却要承担利率上涨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倾向于提前赎回货币基金,从而导致大额赎回事件。
年底流动性新规出台之后,市值法货币基金(又称作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陆续出现。年1月29日,易方达基金上报了首只市值法货币基金,截止目前为止,市场上共申报12只市值法货币基金,见图2,但仍然未被批复。
采用市值法定价的货币基金每天的净值是每天的实际净资产除以基金份额,其净值随市场不断波动,份额保持不变。与摊余成本法不同,市值法计价的货币基金其债券等金融资产在每个估值日从市场或者第三方取得债券的估值价格,并将价格变动计入当日损益。因此,市值法能够及时反映市场波动对产品净值的影响,更加真实地反映货币基金当前的价值,有效地克服了摊余成本法持有期和投资期不匹配的问题,打破了投资者“刚性兑付”的固有认识,有利于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减少大额赎回事件的发生。即投资者能够认识到货币基金净值会随着市场而波动,在市场环境不利时,就不会轻易赎回货币基金,因此有效减少大额赎回事件的发生。
但市值法货币基金净值跟随市场波动,基金收益的稳定性降低,甚至会亏损本金。其作为货币基金的安全性功能将消失,变成跟股票、债券类似的风险资产,打破了刚性兑付,其可能会不被市场认可,规模可能会受到影响。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年美国次贷危机触发了货币基金的赎回潮,使得整个金融系统遭到重创。为了避免类似赎回事件的再次发生,美国证监会于年发布《货币市场基金改革法案》,并于年10月14日正式生效。新规明确规定了对机构优质基金(Prime)不再使用摊余成本法而改用市值法进行估值,同时对赎回设限。但是新规落地以来,美国的货币基金规模并没有显著上升,依旧维持在2.8亿美元的规模。因此,市值法对美国货币基金规模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货币基金风靡一时
尽管货币基金多次遭受大额赎回,但纵观货币基金的发展历史,其数量和规模一直在增长,年之后增长尤为显著,基金数量如雨后春笋般陡增至支。
货币基金在整个公募基金的规模占比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年之后货币基金规模迅速扩大,规模占比持续增加,而股票型基金的规模占比被压缩。截止至年5月,市场上共有只公募货币基金,总规模8.29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管理规模61.86%。
为什么货币基金多次遭受大额赎回,规模仍会持续增长呢?东吴金工将从收益、风险、流动性、市场认可度四个方面对货币基金迅猛发展做出解释。
2.1高收益率
货币基金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高峰:年货币基金初期扩张;年金融危机导致大量资金流入货币基金;年证监会放开货币基金投资协议存款;年互联网金融兴起,以余额宝为典型案例。这四次高峰都带来了货币基金收益率的大幅提高,远远超过一年期定存利率。但前两次货币基金的扩张是阶段性的,货币基金收益率跑赢一年期定存利率只维持了较短时间,大部分时间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与一年期定存利率基本持平,甚至在年低于一年期定存利率。
而年末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货币市场基金风险控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放开货币基金投资协议存款,货币基金打通了利率市场化的银行间市场和利率抑制的储蓄存款,带来了政策红利。政策红利确保了货币基金的高收益率。年后,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跑赢一年期定存利率,货币基金的高收益率特征突显出来,成为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品种,货币基金的规模迅速扩大,风靡全市场。
2.2低投资风险
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投资风险低、收益相对稳定。对近5年的货币基金平均资产配置水平进行汇总,可以看出货币基金持有现金比例一直稳定在30%以上,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较为稳定。关于券种配置方面,货币基金较少持有国债和央行票据,而主要投资于金融债、企业债、同业存单等。年之后货币基金配置企业债的比例明显降低,转而开始大量持有同业存单,主要原因是年后同业存单开始大量发行,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因此,货币基金能够产生稳定的收益,风险较低,深受投资者喜爱。图9为近10年来货币基金与其他类型基金的收益率对比图,可以看出,多年来货币基金总体上一直保持较为稳健的正收益,受市场影响小。而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QDII指数基金收益波动较大,部分年份甚至出现大幅亏损。
2.3高流动性
年《通知》还取消了对货币基金提前支取协议存款的规定,这使货币基金能够以活期存款的支取方式实现定期存款的利率水平,带来了高流动性。货币基金实现T日买入、T日可卖出,资金T日可用、T+1日可取出。而年互联网金融兴起,而依托互联网平台的货币基金甚至可以实现T+0模式,即资金可以随存随取。以余额宝为例,用户可以随时消费或转出,转出到银行卡最快2小时到账,且余额宝开户、转入、转出都不收取费用,具有零费率、收益日结、方便快捷等优点。
相比于收益率相近的银行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定期存款,会损失定期利息;而银行活期存款的利率明显低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因此在收益可观的情况下,货币基金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便利性,能够满足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
2.4个人投资者认可
如前文所述,货币基金具有较高的收益、投资风险较低、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便利性,因此货币基金对个人投资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尤其是余额宝诞生后,吸引了大量的个人投资者投资货币基金,余额宝的个人投资者比例保持在99%。天弘余额宝也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货币基金。虽然年和年个人投资者占比有所下降,但年个人投资者占比也达到了55%。尽管近年来银行委外资金大量涌入,个人投资者的相对地位有所弱化,但仍然是支撑货基规模增长的重要来源。
综上所述,年以来货币基金规模增长迅猛主要源于政策红利和互联网技术渗透,因此,货币基金具有独特的投资优势:收益较高、投资风险较低,流动性较好、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便利性,受到个人投资者的青睐。此外,货币基金的收益相对稳定,受市场涨跌的影响较小,因此货币基金可以穿越牛熊保持盈利。
3.货币基金一本万利
对投资者来说,货币基金是能够带来稳定收益的投资产品;对基金公司来说,货币基金同样能够创造优良业绩。
3.1产品创新
自年以来,货币基金不断创新,场外货币基金推出了场外T+0产品、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产品;场内货币基金衍生出了申赎型、交易型、交易兼申赎型。
年出现了场内申赎型货币基金,年申赎型货币基金发行规模最大,此后逐渐减少,年后无新的申赎型货币基金发行。截至年8月,申赎型货币基金在场内货币基金中的规模占比为仅为20.20%。
年出现了交易型货币基金,之后逐渐成为场内货币基金的主流,年之后发行的场内货币基金全为交易型货币基金。截至年8月,交易型货币基金在场内货币基金中的规模占比为79.61%。
交易兼申赎型货币基金出现得最晚,规模占比也最小。年发行2支交易兼申赎型货币基金,年发行了1支,此后无新发行。截至年8月,申赎型货币基金在场内货币基金中的规模占比为仅为0.20%。
申赎型、交易型、交易兼申赎型主要是在交易规则和计息规则上的创新,而通过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