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仑众志成城、全力防控,筑牢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且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的做法,受到了浙江卫视、宁波日报等媒体 上午9点,在宁波海和森食品有限公司的茶叶生产车间,工人们佩戴口罩,加工昨天刚刚采摘的多公斤茶叶。
“今年情况确实有点特殊,过了正月十四十五,广大茶农都打电话过来咨询,海和森茶叶什么时间过来收购。我们公司开会以后,确保公司安全的情况下,于2月20日开始生产,大量收购本地茶农的鲜茶。”宁波海和森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静芬说。
上午10点,在春晓街道三山村附近的一处茶山上,十几名采茶工分布各处,采摘第一批春茶“乌牛早”。茶农徐华安一边为山上的采茶工烧饭,一边在山脚下采摘春茶。在几天前,徐华安还担心自己种植的茶叶因疫情影响而无人收购。
“通过和他们沟通,双方就像签了协议一样的。我今天拿去多少,他称好弄好,现钞付给我。”徐华安说。
据业内人士分析,每年二三月份是名优茶销售旺季。今年受疫情影响,人员流动性大幅减少,茶叶销售遭遇困境。海和森食品等茶叶企业通过建立企业 “我们公司作为20多年的农业龙头企业,跟广大茶农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这个特别困难的时候,我们愿意把风险压到自己身上,尽量减少茶农的损失。”顾静芬说道。
目前,北仑共有茶叶企业9家,全区茶叶种植面积近亩,年产量多吨,年产值多万元。
甬派客户端
△2月21日,甬派客户端报道《数字化车间、跨界招聘,北仑“共生系统”助企业快速复产》
作为一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仑区域内有47家配套的上下游供应链企业。
在政府部门的精准帮扶下,近日,旭升95%的供应链企业已复工,该企业的产能也已恢复到了75%左右。
大碶是浙东模具之乡,工业重镇,辖区内有企业余家,其中规上企业家,配套中小微企业数量多。
随着疫情逐步平稳,网上备案制+负面清单+承诺制复工实行以来,复工复产加档提速,中小微企业犹如被按下快捷键一般,快速“回血”,大面积复工复产。复工第10天,大碶家企业复工,普遍产能恢复60%以上。
“一带多”模式全力疏通“毛细血管”
“我们公司在大碶有20家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他们的复工复产直接影响我们的生产速度。”作为第一批复工的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副总徐晓东并没有因为企业复工而感到轻松,与公司配套的供应链犹如“九连环”一般环环相扣,一环掉链,全环受阻。
这对模具行业的冲击尤为明显,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拓普、华朔、继峰等龙腾企业。物流不畅、原材料不足、工人无法到岗……街道三复工作组收到企业诉求后,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加班加点评估配套企业复工条件,精准服务做好防疫指导,让配套企业与规上企业同步复工复产。
截至20日,旭升公司辖区内20家配套企业供应链打通95%,产能恢复到85%,华朔公司11家配套企业全部打通,供货商产能进一步恢复。拓普公司58家配套企业42家复工复产……
不仅如此,复工组还积极统筹物流资源,为企业出货提供条件。
数字化车间、跨界招聘让产能迅速提升
“截至去年11月份,公司的国外订单就已经排到了今年的10月份,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多次与客户沟通获取谅解,公司高层也在复工前就研究制定了防疫措施,复工后,我们更是积极调动多方资源恢复产能。”华朔公司企管中心EHS主管司松介绍到,复工以来,公司通过引进机器手臂操纵设备,1个“手臂”可以顶2个人工,既保证了生产效能,又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线下接触,为产能迅速“回血”提供动力。
除此之外,公司还在锋领企服小分队的帮助下开展“跨界”招聘,不少原先纺织厂、电子厂的职工因企业还没复工前来应聘,经过培训,已有余位“散装”员工在车间上岗,主要负责车床开关机管理和普工工作。不仅如此,公司的职能干部也被分配到了车间第一线顶岗上位,全力以赴提产能。
截至20日,公司68%的员工复工,产能恢复到75%,海外急单准时发货配送,留住了客户,也守住了浙商信誉。
既“打包复工”也“组团防疫”
“我们将二厂的员工宿舍作为集中居家健康观察专用宿舍,但凡出现黄、红码员工,第一时间上报并根据要求严格做好隔离观察,公司还安排专人提供隔离服务。配套企业中如有需要的,公司也会尽量提供宿舍,齐心协力做好防疫工作。”司松说到,除了共享防疫宿舍,“打包复工”的规上企业与供应链企业间还共享防疫举措,“复工前,灵峰社区党委为我们送上了防疫清单,简单明了,操作性强,我们将清单与配套企业共享,携手拉起疫情防护网。”
不仅如此,“九连环”上的企业还组建了一支防疫监督队伍,既监管各自厂区日常防疫工作开展情况,也交叉检查堵住防疫漏洞。
连日来,除了企业,个体户也大量复工,面对数量多种类杂的个体户,防疫迫在眉睫。大碶街道“碶上先锋”志愿者累计出动人次分组分线路为辖区内的个体户、店面房等提供一对一复工备案服务和防疫指导,让一度“停摆”的生产生活经营重新启动,也连通了“防疫末梢”。
来源: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