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大,因此,掌握消化系统的检查方法,及时确定诊断,有效地进行防治,是保証马骤健壮的重要措施。
一、口腔、咽、食管检查
(一)口腔检查
马骡口腔检查,常用徒手开口法。检查人在马头侧方,一手抓住笼头,另一手从口角插入口腔,用食指和中指握住舌体,将舌牵出口外,同时拇指顶住硬腭,然后抓笼头的一手放开,扒开颊腔,即可观察。当马骡骚扰不安,或行口腔深部检查时,可采用开口器。如以观察口粘膜色彩为目的,还可以一手抓住笼头,另一手食指和中指伸入口角,将食指和中指上下支开,即可观察。
检查时,注意口粘膜色彩、口温、湿度、气味、舌苔及牙齿状态等。
①.口唇:健康马骡上下唇紧靠切齿,口唇闭合良好。老龄、衰弱及大脑皮质机能高度障碍时,常见下唇下垂。“脾连唇”上唇不随意运动(上唇挛缩)或“蹇唇似笑”,多是胃肠病的表現。
②口色:“口色,验疾之所也”。口色的变化,是体内气血盛衰的反映、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检查口色,要注意舌、唇、卧蚕(舌下的两个肉阜),齿龈和頰粘膜等处,其中以看舌色为主。
健康马骡的口色呈粉红色,有光泽,表示脏腑正常,气血调和。病理的口色变化,主要有红、白、黄及青色四种。
(1)紅色:口色潮紅,是热盛和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见于肺热(肺炎);在黑汗风(中暑)、重性肠黄(严重的胃腸炎)及心风黄(脑炎)等病经过中,由于火热过盛,津液干枯,血液浓縮,循环高度障碍和缺氧,口粘膜呈紅紫色。临近死亡时,口粘膜呈黑紫色。
(2)白色:是贫血的表现,分为苍白,白和枯骨样白色(白而带黄、无光泽)三种。苍白和白见于各种贫血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内脏破裂或病马临死期,口粘膜呈枯骨样白色。
(3)黄色,是血液内胆红素增多的表现。见于肝脏病。消化不良和溶血性疾病等。
(4)青色,口粘膜微带兰色,分为青白、青黄两种。口色青自,多见于寒证,如冷痛(肠痉挛)。口色青黄,多见于过劳及消化不良。
临床上判断疾病的预后,常以口色的变化做为重要的依据,如“赤如鸡冠者生,似衃(读培)血者危,白如豕膏者生,似枯骨者危:黄如蟹腹者生,似黄土者危””就是脱,尽管在疾病经过中,口腔的色彩可能出现红色、白色或黄色等变化,但只要口粘膜发亮,有光泽,那怕是红如鸡冠,白如猪油,黄如蟹腹,都表示脏腑还有生气,病马有希望康复;反之,如果口粘膜失去光泽,红如衃血(暗紫色),白如枯骨,黄如黄土,都是疾病危重的表现,預后多为不良。
3.口温:口腔的温度和体温通常是一致的,在开口时,手在口腔内即可感觉口腔的温度。仅口温增高而体湿不高,为口炎的表现。
4.口腔湿度:口腔过分湿润,或大量流涏,是唾液分泌增多或吞咽障碍的結果,见于口炎、咽喉炎、食管梗寋等。口腔干燥,多见于热性病及长期腹泻等。肠便秘时口腔多干燥,肠痉挛时口腔多湿润。
5.口腔气味:检查口腔气味,通常是嗅闻被唾液湿润的手指。健康马骡,口腔无特异气味,主要与草料种类有关,采食有味的草料后,一定时间内闻有相应的草料味。当食欲减少及口腔疾病时,由于飼料残渣及脱落上皮的腐败分解,口内发异臭。口腔有腐败性炎症时,发恶臭。
6.舌苔:在舌面上有一层灰白色或黄色的附着物,叫舌苔。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见于一些胃肠病及热性病。舌苔薄、多表示病轻或病程短;舌苔厚,多表示病重或病程长。白苔,常见于风寒侵入体表,如威冒及热性病初期。黄苔,常见于热已入里,淡黄色热轻,深黄色热重,如胃肠病及热性病中期。
7.牙齿:发现马骡有咀嚼障碍,或者槽内有残飼或者粪便中有多量未消化饲料时,必须检查牙齿,主要注意牙齿的磨灭情况,其次注意检查牙齿有无脱落、损坏或动摇。
(二)咽检查
咽的外部视诊:咽部肿胀,头颈伸展,脖子发硬,避免运动,为咽炎的特征。
咽的外部触诊,检查人站在颈部的一侧,面斜向头方,两手的指端放在颈静脉沟两側的上端,下颌支的直后方,向咽部轻轻触压。健康马骡无异常反应,当咽炎或咽喉炎时,动物感觉过敏,缩头抵抗井发吞咽动作,有时连声咳嗽。
(三)食管检查
检查食管:常用视诊、触诊与探诊。视诊、触诊仅限于颈部食管;胸腹部食管,必须用胃管进行探查。
1.视診:注意有无限局性的膨隆。当颈部食管梗塞时,可呈现轻度的限局性膨隆。
2.触診:检查时,站在马骡左侧,面向尾方,左手放在右側颈静脉沟处固定颈部井轻轻托起,用右手指端沿左侧颈静脉沟由上而下直至胸腔入口处进行触診。如食管被饲料团阻塞时,触摸感有硬固物体。当食管炎时,发生疼痛反应。
3.探診:用投药管或胃管进行检查。
投药管及胃管插入法:插入时,“要过细地做工作。要过细,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搞错。”操作不当或胃管插入动作粗暴,容易造成鼻出血;药液误投入气管,則易造成异物性肺炎。
胃管插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1)确实保定被检马骡,固定好头部,并把鼻孔擦拭干净。
(2)胃管用水湿润或涂以润滑油。
(3)沿下鼻道缓慢插入,到达咽部时感觉有抵抗,此时,不要强行推进,待动物发生吞咽动作时,趁机插入食管。
(4)胃管通过咽部后,应立即进行试验。向管内吹气,吹得动,井在左側颈静脉沟见有波动,而且用上唇吸管口,吸得住,表示胃管在食管内;向管内吹气,左側颈静豚沟看不到波动,而且用上唇吸管口,吸不住,則表示胃管插入了气管。
(5)如粘膜损伤出血时,应拔出胃管,停止操作,井将馬头吊高,用冷水浇头,可自然止血。如出血仍不止。应及时采取其他止血措施。
胃管探診的临床意义:胃管探診不仅是为了診断的目的,而且也是一种治疗的手段。如食管梗塞时,胃管到达梗塞部,遇到阻碍而不能继续向前插入,根据胃管插入的长度,即能确定梗塞的部位。对某些病例,更可利用胃管推进的力量,将阻塞物送入胃内,达到治疗的目的。在胃扩张时,常用胃管插入胃内,排除胃内容物,从而达到診断和治疗的目的。在临床治疗中,用胃管投药更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