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这件事来看,长期而言,国内的二三线城市本身是值得投资的
这个长期是相当长期
不是五年十年的那种长期,要是十五到二十年的长期
因为你也要考虑国家本身的发展阶段
未来的十年,国家的重心还是会更多的放在建设头部城市上
其实国家一直以来对于两类地区的投入是远远超过其他地区的
一边是头部地区,一边是落后地区
中间地带的省份和城市,一直没有享受到非常好的政策和资源
这和国家的两个大方向是一致的
一方面是想办法从出口导向型经纪转换成国内为主体的经纪
另外一个方面是减少绝对贫困
让更多的中国人民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
简而言之,提升幸福感
哈佛幸福课、象与骑象人这两本畅销书都是幸福理论的入门读物
两本书都提到一个其实非常符合常识,但是大家都不愿承认的潜规则
人的幸福感只有很少的比例来自于自己生活的现状、自己的潜力、和社会阶层
更多与自己的现状与其他人的相对水平有关
大白话讲,就是人类是善于比较的生物
只有比别人强才能带给人真正的欢乐
这就很有意思
比如书里提到一个假设,你更希望今天年薪美金,还是更希望年年薪美金
大多数参与者都选择在年年薪美金
年美国平均年收入大约是-美金
在年年薪美金,相当于平均年薪的倍,也就是今天年薪万美金,比世界五百强CEO的中位数薪水还略高(-万美金)
但是年,你没有宽体客机、没有自动档轿车、没有高铁、没有计算机、更没有手机
你甚至没有无菌手术室、没有抗生素、当然也没有电视
你的巨额收入,在大多数条件下,并不能在年带给你超过年美国中产的生活水平
这个问题揭示了人们内心对于幸福感最核心的追求就是对比,但是也很显然的指出盲目的对比本身是一件多么荒谬的事情
说回幸福感本身,在国内过去5年有一系列的概念,包括消费主义、知识付费、消费信贷、思维开发、线上教育
这些与其说是贩卖焦虑
不如说是贩卖虚假的幸福感
花钱给孩子补习英语,和花钱喝茅台一样,都是给人带来快乐的行为
确实,资本家对人性的理解远远超过我们普通社畜
毕竟只是普通的消费品和服务,很难产生超额利润
特别是国内市场,本身生产力严重超过需求
所以在大多数行业里面,都是不断的内卷
你看淘宝上东西已经很便宜了吧,虽然没有品牌
但是人家还可以更加便宜,你看拼多多上
同样的产品,一般比淘宝便宜5-15%
之前都觉得已经非常便宜了,只是有些东西需要买的件数稍微多一点点
人家拼多多更厉害了,一件就这个价格
京东plus每个月给4张运费券,感觉就很够用了吧
人家拼多多,多少钱的产品都包邮
物流本身四通一达加上顺丰已经吃的很干净了,高中低档全都覆盖了
结果德邦切入到物流里面,用四通一达的价格做顺丰95%的服务
极兔物流一单一块钱
前两天市场传出百世物流要考虑对外出售
很可能就是极兔物流或者阿里两家中的一家接盘
中国的消费市场太卷了
周五的市场看起来非常像年初那一周的风格
强势板块除了大白酒,都在狂欢
除了大白酒的意思,是也包括了小白酒
什么青青稞酒啊、皇台酒业啊
这种风格虽然不提倡,而且我个人经验看长期看是个笑话
这些企业很多都是亏损的,市值也就是多亿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低端白酒
盘面上整体来看不是一个大涨的风格
当然,过去这几个月,每次周五下午都有大行情,可以推推看
看创业板是红的,几次想砸下去都没能砸下去
说明市场上散户力量在占大头,散户的购买力开始释放了
不鼓励大家手里继续拿着小票,小票的行情在周三基本宣告结束
小票别看便宜,跌下去没有底
都不用大跌,随随便便阴跌两个月就触及面值退市或者市值退市了
没有公募在里面抬轿子,小票大多数情况下别说跑赢大盘,跟都跟不上大盘
别看创业板指数嗖嗖的涨,创业板的权重股都是大市值+大面值
最小的几个都破百了,迈瑞都快破五百了
几十块的也是大几十,能进到创业板50的,市值千亿是门槛
还有0亿巨头金龙鱼
金龙鱼、宁德时代、迈瑞、康龙化成、爱尔眼科、东方财富
这几家都是身在创业板,但是跟着主板走
主板上面他们也都是妥妥的前头部企业
港股的美团市值都1万8千亿了,你能说五粮液、宁德时代这些是高估嘛?
港股割的至少30%都是洋韭菜
不不不,人家翻了十几倍怎么能叫人家韭菜....洋股神
今天最开心的是调整了两周的隆基终于破顶了
隆基无论是业绩、技术、市场地位、还是政策,都是名牌
而且中国是光伏的第一生产国,却不是第一消费国
光伏目前市场最大的是欧洲,欧洲又加码清洁能源了
曾经光伏的最大市场是美国,加州一个省级单位消费了世界上60%的太阳能板
后来补贴退坡,加上双反,把国内第一批光伏头部企业都捏死了
现在活下来的隆基和保利协鑫这些,都是实打实有真本事的
甚至隆基现在突破了材料限制,现在生产硅片的电力消耗终于小于硅片生命周期的发电量了,主要是良率和纯度上的提升
对于光伏行业,这是滚雪球的开始
这几年光伏上网电力大多数省份都已经退坡甚至取消了
不是因为不看好了,是已经不需要了
火电终于要走下坡路了,这一走就是几十年
万里长征刚刚第一步而已
我们看着隆基,其实就是一个两年前的宁德时代
今天有一笔操作,做完其实就后悔了
对整体组合的影响不大,但是比较伤心态
早盘8%的时候清仓了药明康德
今天药明康德几次触及涨停,当然我不心疼这不到3%的收益
主要是我在药明康德投入太少,但是确实执行策略执行的最好的一笔持仓
按照逻辑我是应该长期持有的,公司质地不错,而且有很厚的利润垫
走掉的时候盈利52%,这也是我10月中落难白马建仓的一部分
可惜眼光不好,心态还是没到位,最该赚钱的妙可蓝多我给放掉了
还亏了十几个点来着,那到现在早翻倍了
当时建仓的其他几只盈利都比较丰厚,五粮液的本,汤臣倍健20,药明康德
都是30-50%的盈利,算是左侧拿住很好的收益率了
当然,左侧我同样入得韦尔股份也没能拿住,这算是个人能力问题,没有赚这个钱的机会
五粮液的操作也很有意思,多次恐高下车,但是基本上都是平本或者略k出来拿的,算是一口吃到鱼身子了
今天港股终于算是回调了
指数连续两天回调,说明阶段性调整来了
只能说,港股说简单也简单,说难是真的难
头部的20家,买了放着,只要时间长一定赚钱,汇丰平安都从坑里爬出来了
甚至你可以直接买港交所,港交所本身质地非常好,盈利能力也强,也善于分红回报股东
但是如果贪便宜,贪分红,买入那些破净兄弟们
基本上就是直接上了几年的阴跌
港股破净比国内破净更厉害
国内破净我见过最惨的是众泰汽车,0.6市净率
银行普遍是0.70.8除了招行平安宁波这些20倍30倍的怪物
投资这件事情上,大部分时间,贵的一定好
港股这些内资银行,0.20.3市净率很普遍哈尔滨银行、中原银行什么的
我出来提醒也是看到,港股兴业银行什么的都在创60日新高
说明还是有很多兄弟冲进去给人家解套了
包括房子,学区房本身价格也已经很高了,深圳学区房已经炒到36万一平,北京上海也炒到20/25万
这种东西本身也是贩卖幸福感
其实经不起细想
整个无锡,经常两三年没有一个北大清华
鹤岗呢,一年就3-5个
有的年头,鹤岗一中清北复交能考进去半个班
无锡在江苏,江苏本身就是高考大省
江苏孩子能上个南大都要挤破头,和山东上山大的难度差不多
这些孩子,如果在黑龙江高考,你想想,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家庭都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所以19年的时候,市场上有一个非常主流的论调
无锡没有学区房
这轮北京上海学区房暴涨之前,很多清北的学生在那说阴阳怪气的话
什么清北毕业也买不起学区房,读清北有什么意义
清北毕业咋不直接中南海呢?清北毕业怎么了
清北毕业只是说明你学习好,你的同学家里条件好的和条件普通的,毕业后也会迅速拉开差距
你同学是你同学,只是单纯的因为你们学习成绩差不多
甚至都不能证明你们同样聪明,不然为什么有人毕业做CEO,有人毕业还削尖脑袋去报社
学区房的价格,不取决于清北的毕业生买不买得起,取决于想买学区房的家长有多少钱
很明显,疫情期间是再一次贫富差距拉大
有钱的家长越来越有钱了,没钱的家长还是一样的没钱,甚至还丢了工作更加没钱了
你要问的是,为什么你一个清北的毕业生,还怂到需要给孩子买学区房,你那么自信你怎么不自己辅导
说自己要工作,赚钱,职业发展的
那你不考虑考虑,你买不起学区房,不就是说明市场对你的定价代表你的劳动并没有学区房带来的好处值钱?
你的收入很大程度上也追不上学区房的涨幅
如果你真的这么在意孩子的教育,你辞职或者至少在工作上不要投入那么多精力,把多余的精力辅导孩子代替学区房才是更划算的
顺便还省下了补课的钱
这东西根本就不是内卷,只是单纯的人家消费的起而已
按常理而言,清北的毕业生是最能看破学区房的幸福感谬误,也是最不需要学区房的
那么这些天之骄子为什么会讨论到学区房呢?
还不是他们有些同学买的起,甚至有些同学自己就出生在这些学区房里,哈哈哈
还是对比来的焦虑
那些海淀妈妈、西城妈妈的行为才是真正的用脚投票
人家不止接受学区房的溢价,还花费自己的时间精力陪孩子学习,当然还投入每年20-50万去补课
我甚至听说过不止一个家庭一年补课加兴趣班的投入高过万,人家还不止一个孩子
所以考虑学区房的时候,就直接说是为了投资就好了
不要打着未来孩子的旗号,更不要对家人道德绑架
学区房这个东西,到最后,基本是一地鸡毛的结果
像上海长宁一样,大家都凭运气摇号
但是,在靴子落地之前,不妨碍学区房的持有者赚钱
头图:PhotobyThiagoMatosfromPexels
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