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620/4409824.html胃痛能有多痛?有朋友说:“就像是有个电钻落我胃里了,痛到连话都不想说,简直分分钟想切腹啊!”说出这句话的朋友其实已经被胃痛折磨了好几年,每年冬天是她最难过的时候,有时候不小心吹到冷风或者吃的东西不对,胃立马发出抗议,痛得她死去活来。后来,我听说她有这个毛病,让她试试艾灸,主要就是灸肚子上的穴位和腿上的足三里穴,她起先还担心,天气这么冷,露着肚子做艾灸的时候会不会受寒,怕她的胃又“闹情绪”。事实证明了,只要懂方法,艾灸不仅不会让你受寒,还会帮你“补阳”。据她反馈,自从接触艾灸之后,她已经很久没胃痛过了,而且食欲也变好了,气色看着比以前红润了不少,说话都有力了。一、用好人体的“天然胃药”其实,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天然药库”,每个穴位都是一味“良药”,善用穴位,就是在激发自身药库。三九天,腹泻、胃痛、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肠胃问题高发,这时,我们要找的,就是这几味“天然胃药”:神阙穴、中脘穴、大陵穴、天枢穴、足三里。神阙穴:神阙位于脐中,与冲、督、脾、胃等经脉相关,素有“脐通百脉”之说。故它能直通内脏,灸之具有温通元阳、运脾胃气机、化寒湿积滞之功。中脘穴:《循经考穴编)中云:“中脘主治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临床中我们也发现了,多数急性胃痛的病人在中脘穴有压痛感,艾灸中脘穴能帮助快速缓解胃痛。大陵穴:大陵在五行中属土,对应着脾胃,艾灸此穴可降胃火、祛心火、提升胃动力。天枢穴:《针万六集》提到“天枢,足阳明脉气所发,阳明居中土也,万物之母,五脏百骸莫不受其气而母之,故虚损者宜取天枢,刺而灼(即艾灸)之可也。”天枢穴能调肠腑、理气滞,在此艾灸可以起到“灸以补虚”的作用。接着重点说一下这个足三里,它是调理肠胃问题的效穴。《杂病穴法歌》记载:“泄泻肚腹诸般疾,三里内庭功无比。”“三里”指的就是足三里,它是胃经的合穴。脾胃属土,阳经的合穴也属土,故本穴为土经的土穴。另外,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足阳明胃经的脉气属胃络脾,其循经路线经过肚腹,而足三里又是胃经的合穴,所以凡一切胃肠疾病,都可以找足三里。二、各种肠胃病,对症来取穴腹泻:一般选用神阙穴和天枢穴来调理,如是虚寒型急性腹泻,可以在穴位上进行隔姜灸,生姜本身有温中祛寒之效,姜与灸之热互助——姜得灸助,其辛温走窜之力增强;灸得姜助,其温补驱寒的作用也会变得更强。方法:选一块新鲜老姜(老姜性温味辛,温中健胃的效果比嫩姜或干姜好),切成3~4毫米厚的姜片,,在姜片上用针点刺许多小孔,姜片上可以放艾柱,也可以艾条对着姜片灸。胃痛:饮食不洁、饮食不规律、过饥或过饱、感受寒凉或生气等因素都会引起胃痛,急、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等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也是胃痛。腹部上的中脘穴、神阙穴、天枢穴,以及腿上的足三里,都可以用来对付胃痛。长期坚持艾灸对很多胃病都能起到调理的作用。消化不良:冬季活动少,如果在吃的多容易胃肠不消化,揉腹配合艾灸中脘穴、大陵穴,可以理气健脾、帮助消化。最后我再回答一下关于文章开头提到的“冬天露着肚子艾灸会不会受寒”的问题,我说了,懂方法,就不会!什么方法呢?一字记之曰——防。防什么?防寒气!也就是说,我们艾灸的时候,身体不能吹到冷风。除了艾灸的部位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尽量都用被子盖好,另外,一做完艾灸,也要马上穿好衣物,或者用被子把暴露在外的皮肤盖严实了。我们都知道,艾灸是温热的、补阳的,灸的时候的热比体内的温度高,不是从里面取阳热出来,而是往里面补阳热,而热跟寒是相克的,所以如果能做到像我上面说的那样注意防寒,一般在冬天艾灸都不会出什么问题。如果你身边也有胃不好的人,记得把文章转发给他/她,希望每个人都能离胃痛远一点。买艾灸产品到家家灼艾,不忽悠,不夸大,货真价实,艾条,艾绒,艾柱,艾灸发热贴,艾艾贴,坐灸等产品齐全,可以到微店看看,厂家直销,定制贴牌,如果您是店面,养生馆,个人用量大,还可以优惠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