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皮肤病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3.html一、舟山普陀山岛普陀山岛位于浙江杭州湾以东约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3.5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米。唐咸通四年(公元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佛像回国,途经舟山莲花洋,因风浪受阻而登梅岑岛建“不肯去观音院”,从此正式开辟佛教道场,梅岑岛遂依佛经改为“普陀洛迦”,成为普陀佛教开山之起始。至宋宁宗嘉定七年(年)正式定普陀山为观音菩萨道场,与五台山、峨嵋山、九华山同称佛教四大名山。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4大寺、庵、茅蓬,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普陀山岛集寺庙、海、沙、石于一体,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唯一座落海上的佛教胜地,秀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佛教文化溶汇一起,成了名扬中外的"海天佛国"、“第一人间清净地”。巍峨庄严的普济寺(前寺)、法雨寺(后寺)、慧济寺三大寺,是我国明末清初建筑群的典型。元代古建筑多宝塔、明万历年间雕刻的杨枝观音碑、清初从南京拆迁来的明故宫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是观音道场的“镇山三宝”,这些年兴建青石浮雕“五百罗汉塔”、33米高的“南海观音”露天铜像、纯紫铜铸成的正法讲寺“铜大殿”,新近修复的紫竹林禅院、西方庵、祥慧庵等古刹梵宇,又为佛国增添了风采和魅力。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南天门、普济寺、西天、后山、佛顶山、法雨寺、梵音洞、洛迦山九大景区。主要景点有:莲洋午渡、短姑圣迹、梅湾春晓、磐陀夕照、莲池夜月、法华灵洞、古洞潮声、朝阳涌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霁、茶山夙雾、天门清梵等十二大景观。记得当年圣境游,粼波渺渺乘仙舟。梵音缭绕磐陀畔,香篆氤氲紫竹秋。五蕴皆空真自在,六根不净怎无求。贪痴难悟浮生苦,白浪红尘一梦休。——苟启文《七律·普陀山游记》松樟耸峙历千年,雷动潮音一海天;紫竹林间钟和鼓,磐陀石上映岚烟。神通显现扬风浪,妙法施为绽铁莲;慧锷徒然移宝像,观音到此不东迁。——卓墨堂堂主《七律·普陀山》大士巍峨铸法身,慈航普度拯黎民。珞珈山上观自在,紫竹林中颂梵音。世事纷杂期淡定,人生繁缛失初心。香烟枉教空缭绕,抛却尘缘了因循。——阿丁《七律·普陀山游记》其一观南海圣境咬破千山向海陬,百川不悔水东流。磐陀石影红尘落,涯洞潮声世事留。涛涌莲花观自在,波生海印渡心舟。名山佛指听梵语,却道人间好个秋。其二访海天佛国粒粒纤尘万里埃,跋山涉水渡洋来。千般宏愿凝香烛,一片虔诚聚佛台。善恶无疑今日事,情仇少怨旧时胎。晨钟暮鼓心中响,自有莲花不断开。其三瞻观音巨像观音妙像显天姿,常应人间苦难时。倾耳恭听如众愿,寻声释解化顽痴。手持法印施无畏,心转金轮念有词。脚踏莲花神韵出,眉弯新月叫人思。其四谒不肯去观音观音不肯去东倭,驾乘莲花上普陀。慧锷禅心从佛愿,梵僧度牒谒迦罗。一花觉悟灵山笑,满目慈悲世事歌。人叹红尘缘未了,即挥千手渡心河。——一水间帅克《七律·游普陀山四首》其一初登普陀胜境有感海天佛国有仙山,薪传香火越千年。千里迢迢求观音,芸众生芸盼平安。大雄宝殿聆教诲,菩提树下结善缘。人到佛前心愈静,秋冬春夏得安然。其二拜南海观音南疆圣地普陀山,仰望观音矗立巅。面容慈祥微颔首,金身高大接蓝天。且行且闻梵音绕,洗面洗心自得安。但愿慈航普渡众,阿弥陀佛驻心间。其三游普济寺普陀禅院树森森,游客如织款款行。信步曲径通幽处,梵音袅袅耳旁闻。身处圣洁清闲地,且别红尘洗浊心。膜拜顶礼何所求?虔诚一跪敬神明。其四观音跳一瞥观音跳石在眼前,观海听涛越万年。珞珈普陀遥相望,海宽难阻两山间。无边梵籁播慈爱,普度苍生结善缘。济世观音出仙界,惊天一跳作美谈。其五百步沙观海百步沙滩见白帆,驻足远观心境宽。放眼无涯风浪静,海边辽阔接天边。碧空如洗鸿鹄舞,沙岸似毡锦鳞翻。快艇乘风任起伏,潮头逐浪尽欢颜。其六紫竹林探幽紫竹林中漫步游,亦真亦幻意趣幽。心清心静心舒畅,去恼去烦去怨愁。竹翠空心多枝结,人无俗念少烦忧。寒来暑往悠闲过,翰墨寄情度晚秋。——戴腾寅《七律·朝拜圣地普陀山感怀六首》舟山群岛普陀航,海角天涯夙愿偿。顶现观音无畏印,云开菩萨彩虹光。球村独子鹅耳枥,外太飞船育种舱。白浪金沙环圣地,紫涛盛宴品鱼香。——刘建设《七律·普陀山》海天佛国普陀山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与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素享“海山第一”盛名,向以“海天佛国”著称。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驰誉中外。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及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年7月13日,我随市出版印刷发行协会理事会成员一行五十多人,对宁波、舟山等同行业企业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借道游览了普陀山。普陀山是全国最著名最灵异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菩萨。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诞辰、出家、得道三大香会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普陀山位于我国美丽富饶的东海舟山群岛之中。舟山群岛有一千三百九十个岛屿组成,普陀山岛就是其中最奇秀的一朵。形状酷似苍龙卧海,与世界著名的东方鱼都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我们坐车到舟山朱家尖码头,然后换乘游艇,大概二十分钟的样子,登上了普陀山岛。导游说,在普陀山游览,不仅可以看山观海,欣赏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还能看到历史,看到文化,看到艺术,看到我国古代文化。果不其然,一上岛上的观光车,就看到了绿树丛林,蔚蓝的大海。普陀山岛南北狭长,面积约十三平方公里。岛上风光旑旎,洞幽岩奇,古刹琳宫,云雾缭绕。而且又以山美、水美著称的名山。普陀山这座海山,充分显示着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山海相连,显得更加秀丽雄伟。普陀山另一景点是南海观音像,立像台座三层,总高三十三米,其中佛像十八米,莲台两米,台基十三米,观音像成了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神士,是世上佛教信众的信仰核心。南海观音慈悲大千,普陀新景光照千秋。也是普陀岛上的标志性建筑。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代。原始道教及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据史书记载,普陀山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就成为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交往的必经通道和泊地。至今山上仍留有高丽道头、新罗礁等历史遗迹。自观音道场开创以来,观光揽胜者络绎不绝。宋陆游、明董其昌等历代名士,都先后登山游历。历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或吟唱、或赋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碑刻,使普陀山文物古迹极为丰厚。唐宋元明清五朝近二十位帝王为了祈求国泰民安,特遣内侍携重礼专程来普陀山朝拜观音。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还多次召见普陀山高僧,礼遇有加。新中国历任中央领导人也都亲自莅临普陀山视察、指导工作。五朝恩宠,千年兴旺,佛国香火,代代鼎盛,赫赫名声,广播远扬。普陀山凭借其特有的山海风光与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很早就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来山隐居、修练、游览。相传秦代的安子期、汉代的梅子真、晋代的葛洪等道家仙士都曾在这里采药炼丹。现存的仙人井就是当年他们采药炼丹的地方。在那里,我读到一首清代万言所写的《丹井》诗:“丹灶无存汞已灭,一泓泉水碧山限;须知当日乘槎意,不为求仙海上来。”唐咸通四年(公元年),一位日本僧人慧鳄大师从五台山请了一尊铜制观音佛像,准备运回日本。途经普陀莲花洋时,风暴大作,洋面上莲花朵朵挡住了他的去路。僧人以为这是观音不愿离开故土而拒之的缘故,他说:“使我国众生无缘见菩萨,当以所向建立精舍”,于是在潮音洞附近的一竹林内建成了庵堂,取名为“不肯去观音院”。从此这里佛事大兴,普陀山的海之胜,山之幽,佛之瑞,构成了独特的观音道场;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沙,都与观音相联,并被涂上一抹观音的灵光;这里的寺院、金沙、潮音、云扶石、幻景,也被誉为普陀五绝。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引人入胜,给人以无限遐想。不少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登山揽胜,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岛浮在海面上,点点白帆行驶其间,景色极为迷人。前人对普陀山作了高度评价:“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把普陀与人间天堂西湖相比是客观的。普陀山的海天景色,都使人感到海阔天空。虽有海风怒号,浊浪排空,却并不使人有惊涛骇浪之感,只觉得这些异景奇观使人振奋。畅游在这样的佛国海洋中,别有一番滋味。游觉中,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件趣事:年八月的一天,孙中山先生一行登山去慧济寺时,只见寺前耸立着一座雄伟的彩色牌楼,仙葩组绵,宝幡舞风,而奇僧数十,还有见一个大轮在飞转,却又转瞬即逝。《孙中山先生游普陀山志奇》一文也确有记载:“余脑脏中素无神异思想,竟不知是何灵境……呜呼!此神明之所以内通欤”。我无缘像先生那样看到普陀的灵境,却从新华社曾经播发过的一条新闻中得知,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八日下午,在百步沙一带游览者,突然看到普陀山东西的梵音洞上空云海茫茫,彩云中现出一座琉璃黄墙巍峨雄壮的千年古刹来,即人们平常所言的海市蜃楼。普陀山秀则秀矣,灵则灵矣,一路上我游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南天门、观音跳、梵音洞等名胜,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就是忘不了来时上普陀的山路上那些善男信女的虔诚和百折不挠,为他们的这种精神所感动和感染。他们何以会如此三拜九叩,焚香祈求?正如明朝诗人李攀龙在《题洛迦》一诗中所写的那样:“若非鹦鹉原能语,谁解莲花不染心?”海天佛国的普陀山。要用虔诚的心去欣赏它的美,感悟它的真和善。“半轮淡水照禅心,几缕残阳载客梦。”在这浓郁的神的氛围下,我独独企图寻求另一个隔世的沉静。也许,这夜色下的普陀山,一定会被深蓝的水天所拥抱,然后,让我举着夜行者的孤灯,缓缓的前进。遥远而接近的地方,传来了浪打山崖的回声,静好如笙歌。让我在这无欲的心境下,会体会,去联想。此时如果有从云中挤出来的月光,就让它去抚慰偶尔惊醒的鸟鸣。海天佛国终究是神仙的山,人的“道场”,让我们都去许下一个美好的心愿,让一朵朵莲花绽放在每个人的心中。我走出普陀山,感慨万千,不由赋诗一首:舟山群岛四万里,人文普陀二千年。南海观音世人敬,东方鱼都沈家门。凭海临风浪滔天,浪高八丈花飞溅。观音像前留倩影,人生修得一世缘。千般宏愿凝香烛,一片虔诚聚佛台。但愿天下常太平,何须观音苦奔波?普陀山的美景,清新的空气,佛教的文化氛围,还有动人的神话传说,令我流连忘返。(文/张伦)二、北海银滩北海银滩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南海沿岸,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濒临北部湾,银滩西起侨港镇渔港,东至大冠沙,由西区、东区和海域沙滩区组成,东西绵延约24公里,海滩宽度在30至米之间,陆地面积12平方公里,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连、烟台、青岛、厦门等城市的海滩名扬四海,北海银滩尚在深闺无人识。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发现这里的浴场总面积达38平方公里,比大连、烟台等几个城市的海滨浴场面积的总和还要大,而且海水、沙质、气候等条件优越。随着年北海被国务院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海银滩逐渐为世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