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方债9个月发行近3.8万亿元多地完成任务
财政部17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亿元。其中,一般债券亿元,专项债券亿元;按用途划分,新增债券亿元,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下同)亿元。
数据显示,前9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亿元。其中,一般债券亿元,专项债券亿元;按用途划分,新增债券亿元,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亿元。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刘郁认为,进入10月后,随着地方债发行进度的减缓,地方债供给压力将趋于缓和。10月份至12月份,国内各地区剩余的新增地方债额度已经不多,且往年余额使用受限,预计10月份起新增地方债发行量将显著回落。
2、央行推进企业征信机构备案,家已完成
人民银行鼓励企业征信机构采集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上下游交易主题等掌握的各类企业信用信息,但企业征信机构备案工作推进十分审慎,截至今年9月末,共有家企业征信机构在人民银行完成备案。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透露,目前工商注册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含信用,信用管理,征信字样的有50万多家,人民银行将联合相关部门逐步清理。
3、9月社融规模同比增2.21万亿统计口径3月内两度调整
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3个月内迎来第二次调整。10月17日,央行公布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和社融统计数据,并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融规模统计口径中。不过,尽管地方专项债纳入社融统计口径后,使得9月社融规模直接同比大增2.21万亿元,但剔除当月发行的超亿元的地方专项债,旧统计口径下的社融规模不及市场预期,且社融增速收窄的趋势并未改变,再创历史新低。
这是央行3个月内第二次调整社融口径,此前,为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央行自年7月起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
4、银保监会派出机构“三定”:各局筹备组负责人确定
10月18日上午,银保监会召集各银、保监局负责人赴京开会,宣布了各银保监局筹备组负责人名单,银、保监局整合开幕。据了解,银保监局的一个新变化是取消目前大局(局长为正厅局级)、小局(即局长为副厅局级)的区别,统一为一个级别。整合后的银保监局将在10月底前完成挂牌。
5、美债收益率普遍上涨,美联储9月会议纪要暗示将继续加息
周三(10月17日)纽约尾盘,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上涨4.17个基点,报3.%;10月9日曾涨至3.%,为年5月4日以来盘中最高位,当年最高位在2月9日——3.%。
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30个基点,报2.%;10月10日曾涨至2.%,逼近年6月25日高位2.%,当年最高位在6月13日——3.%。
二、中证资讯(来源于中证网)1、居民养老保障再迎多重利好亿元职业年金入市在即
10月17日,《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我国居民养老保障近日再次迎来多重利好。在增加养老待遇方面,深圳等地密集上调基础养老金,不少地方高于国家标准;22家机构竞逐职业年金投管人,亿元职业年金入市在即;在提升养老质量方面,医养结合正加快推进,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险也开始迈入全面实施期。
2、年内8只货币基金清盘超过前两年总和
Wind统计显示,截至17日,今年以来已有8只货币基金宣告进入清盘程序。10月12日,民生加银现金添利宝发布清算报告,成为最新一只进入清盘状态的货币基金。据了解,该基金设立时募集资金2亿元,截至今年8月21日,基金份额仅有.13万份;按照当日净值计算基金规模仅为多万元。
此外,泰达宏利京天宝货币、西部利得天添益货币、方正富邦鑫利宝、安信保证金交易型货币、中欧骏盈货币、德邦弘利货币、德邦现金宝等7只基金此前已公告清盘。
从规模上看,多只货币基金清盘时规模不足万元,如西部利得天添益货币清盘时规模约为万元。统计显示,货币基金在年出现了第一波清盘高潮,当年共有15只货币基金清盘。此后的年和年两年,货币基金的清盘数量分别为3只和4只,也就是说,年内清盘的货币基金数量已超过过去两年的总和。
3、指数基金料成银行理财资金入市主渠道
日前落地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下文称《办法》),放开了公募理财产品不能投资与股票相关公募基金的限制。近日多家基金公司表示,指数类基金,包括ETF或承接这部分资金中的权益投资需求,且已有基金公司筹划发行ETF应对。银行人士透露,公募理财产品大概率将以FOF形式投资与股票相关的公募基金。
4、来自外汇占款的信号:央行已加大汇率托底力度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减少.95亿元,变动为年2月份以来最大。分析人士认为,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资本流动趋势的同时,也表明央行正在加大入市力度,平抑汇率波动。
年以来,央行外汇占款波动趋缓,特别是在年下半年以来的很多月份,外汇占款的增加、减少规模均不超过亿元。外汇占款规模趋于稳定,一方面说明资本流入流出趋于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央行大幅度减少直接入市干预的结果。
5、海淀成立百亿纾困基金北京其他辖区有望复制
中国证券报记者10月18日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在北京海淀发起设立规模达百亿纾困基金的基础上,北京市政府有意再配1-2倍的资金给予支持。同时,北京市金融办和北京证监局近期将会组织展开交流协调会,北京其他辖区有望复刻海淀模式。
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市场回调力度较大,迫使部分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增加,对企业、投资者、质权人等相关方都或多或少带来负面冲击。一旦深圳、北京等地的“支持方案”顺利实施,加上其他地方政府的跟进,有望给上市公司层面提供数千亿元的流动性支持,有助于化解A股的局部质押风险。对企业、投资者、券商、银行来说,会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三、市场观察A股:
上证综指跌2.94%,报.42点;深证成指跌2.41%,报.49点;创业板指跌2.18%,报.03点。
18日,两市跳空低开,中字头板块全线杀跌,中国石油暴跌超7%,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神华、中国中铁、中国石化等纷纷重挫,沪指失守点关口,最低触及.62点。创业板指盘中一度暴跌超2%。两市仅余只个股上涨。从盘面来看,海南、石油、煤炭、黄金、猪肉等板块跌幅居前,粤港澳、酒店餐饮、国产软件、券商等板块跌幅较窄。
安信证券认为,A股的盈利结构正在变化是由于上游的供给侧依然较强和下游需求偏弱叠加导致的。倘若中下游需求持续下降最终影响到上游原材料的销量,那么原先由供给侧提供景气保护的情形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如何挖掘能够持续景气、实现业绩稳定增长的细分领域(个股)显得尤为重要。
港股:
香港恒生指数跌0.03%,报.55点。恒生国企指数跌0.60%,报.76点。
国际:
18日,韩国KOSPI跌0.89%,报.31点;日经跌0.80%,报.16点;澳洲标普涨0.06%,报.40点。
外汇:
1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基点,报6.,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
美国当地时间17日,美国财政部公布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均未操纵货币汇率。另外,美联储公布9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鉴于就业市场持续走强、通货膨胀水平增长符合预期,美联储很可能在12月份再次加息。该委员会在会议上一致投票批准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会议纪要公布后,美元指数应声上涨。
分析认为,当前来看贸易冲突汇率化的可能性较小,人民币汇率仍将维持市场化波动。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汤湘滨表示,如果美元再次转强,人民币汇率宜顺势而为。随着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升,中美利差进一步缩窄的趋势将继续。如果美国明年延续加息,届时中美利差甚至可能出现倒挂。这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将大于人民币利率。结合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未来贸易顺差仍将继续缩小,经常账账户趋于平衡,从中期看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的趋势有望延续。
大宗商品:
窄幅震荡,黑色系期货则集体下挫,焦炭、热卷均跌超2%,螺纹钢逼近4元关口,盘中最低触及元。截止午盘收盘,铁矿石涨1.95%,沪锌涨1.21%,白糖涨1.17%,豆粕涨0.94%,玉米涨0.86%,苹果涨0.83%;跌幅方面,PTA跌2.50%,橡胶跌1.35%,玻璃跌1.14%,动力煤跌1.08%,沪铝跌1.08%,沥青跌1.03%。
四、房地产跟踪1、人民日报:长租公寓规范方能长久
今年7月份以来,部分一线城市房租上涨明显。有观点认为,以自如、蛋壳公寓等为代表的长租公寓运营商以高于市场正常水平的价格争抢房源,破坏了正常的房屋租赁市场秩序,助推了这一轮房租上涨。与此同时,杭州长租公寓鼎家的“租金贷”模式被媒体曝出,受到质疑。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的数据,年中国住房租赁市场的租金规模约为1.3万亿元,长租公寓部分约亿元,市场占有率仅5%,落后于美国的30%和日本的83%。
“目前针对长租公寓的资金池并没有相关监管机制,更没有备付金制度,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助理教授贺佳介绍,资产证券化给未来住房租赁市场融资提供了新思路,但“租金贷”打着金融创新的招牌,却钻了监管的空子,与公开发行的市场标准化产品ABS(资产支持证券)相比,后者虽然也产生募资,但募资资金有专门的托管机构,此外监管部门也会对其进行审核。
?“当前‘租金贷’尚处于监管空白,当务之急是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及企业的管理。”贺佳建议,对“租金贷”带来的资金沉淀进行托管或者集中存管,减少资金被挪用的可能。
2、机构:北京已有24个限房价项目取证实际去化仅3成多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北京合计有24个限房价项目取得27期预售证,合计供应房源套,达到了.52万平米(车位等配套除外)。
相比庞大的房源供应量,实际的成交却差强人意。数据显示,只有16个项目有网签数据,合计网签套,测算显示,网签销售率为14.8%。众所周知,网签具有滞后性。中原地产指出,如果按照所有项目的真实销售来算,平均去化只有3成多,相比之前的4成,继续下滑。
重要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该信息未经任何更新,也不保证我公司做出的任何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任何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
本报告版权归上海新证财经咨询信息有限公司所有。未获得上海新证财经咨询信息有限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新证财经新证财经(CSF),是由中国证券报、远洋集团、SBI(软银投资,中文名:思佰益)集团联合打造的金融信息服务企业。目前,公司拥有新证金融、新证财富、金牛理财、中证资讯等主要业务板块,旗下拥有基金销售牌照和证券投资咨询牌照。借助三大股东的资源优势,新证财经依托强大的金融数据信息、专业的金融产品分析评价与投研能力,致力于打造可信赖的财富管理平台。
更多精彩推荐
证监会深夜重磅!影响26万亿私募资管,20条核心内容全看懂独角兽基金哪家强?最全战略配售基金对比分析新鲜出炉,再也不怕选基难新证财经与纳什空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办公服务生态圈倡导优质生活新证赞助“远洋集团篮球赛”“云之队高尔夫球赛”两项赛事远洋王洪辉:大资管崛起背景下,地产基金应如何“顺势而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