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综述
股指震荡收红,风格跷跷板效应凸显。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涨0.16%,中小板指涨0.71%,创业板指涨0.64%;行业板块方面,电子、计算机、建筑材料涨幅居前,休闲服务、纺织服装、银行跌幅居前;主题概念方面,智能音箱指数、触摸屏指数、手机产业指数涨幅居前;沪市家上涨,家下跌;深市家上涨,家下跌;两市共计涨停49家,跌停7家;两市共计成交金额.1亿,较前日成交额有所放大;北上资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1.01亿,深股通净流入13.12亿,共计净流入12.11亿。二、消息面
(1)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在巴西利亚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讲话。习近平强调,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没有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变,将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进口,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2)中国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预期5.3%,前值5.8%。从环比看,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9月增长0.17%。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中国1-10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2%,预期5.4%,前值5.4%。中国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2%,预期7.9%,前值7.8%。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增长8.3%。(3)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10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4,比9月份提高0.06点。(4)中国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0.1%,增速今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1-9月为下降0.1%。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比9月末减少23万平方米。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额亿元,增长7.3%,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0.8%,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1.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13.4%。(5)统计局:目前各种准备条件已经就绪,明年年我们将开展GDP统一核算,这个工作的具体进展,统计局会在适当时间向大家进行沟通。10月核心CPI只有1.5%,仍然控制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之内,整体CPI还是处于温和上涨,随着生猪产能不断恢复,猪肉价格将逐步企稳。10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9月的5.2%下降到5.1%,其中最重要一个因素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在逐步好转;10月20-24岁之间大专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所以对整体下降0.1个百分点贡献非常大。(6)商务部:今年11月1日到11日,全国网络零售额超过亿元,同比增长26.7%,网络零售市场再创新高;新兴市场成为消费增长的动力,线上线下联动推动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定制消费推动品牌供应链升级。三、策略观点
科技股集体回暖,经济数据下滑趋势中有积极信号。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维持在5.6%,当月同比下挫至4.7%,原因可能与季度平滑数据处理有关,出口仍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拖累因素。投资来看,基建投资增速略有下行,13日国常会提出降低部分项目资本金比例有利于提升财政资金杠杆效果,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形成,但由于符合条件的项目有限,年基建投资会面临一定增长压力,对于整体而言仍然是稳增长的压舱石。房地产投资则显得十分有韧性,房地产销售延续了改善势头,从房地产拿地数据、新开工增速来看,年房地产依然将保持韧性。10月社零总额同比下挫,可能与11月双十一效应有关,今年11月1日到11日,全国网络零售额超过亿元,同比增长26.7%,网络零售市场再创新高,消费升级依然在继续,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将依靠消费增长带动。财经要闻统计局:10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要做好政策协调联动
国家统计局14日消息,10月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同时应当清醒看到,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矛盾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要着力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做好政策协调联动,增强经济发展韧性,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促进就业稳定增长,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努力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为明年经济平稳运行奠定基础。《中国证券报》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3%
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亿元,增长14.6%,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10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14,比9月份提高0.06点。《中国证券报》
沪深两市震荡反弹题材股活跃北上资金恢复净流入
11月14日,题材股活跃,市场回暖,三大指数悉数上涨。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上涨0.16%,报收.87点;深证成指上涨0.61%,报收.56点;创业板指上涨0.64%,报收.58点。沪市成交额为.76亿元,深市成交额为.30亿元。北上资金在连续两个交易日净流出后恢复净流入,净流入金额为12.11亿元。
从盘面上看,个股活跃,上涨个股数超过只,涨停个股数达到36只。行业板块多数上涨,申万一级28个行业仅有9个行业下跌,跌幅最大的银行行业下跌0.51%。在上涨的19个行业中,科技板块回暖,电子、计算机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97%、1.54%。《中国证券报》
行业与公司信息餐饮转型空间大,海底捞跃居领路人
目前在国内主板上市的餐饮企业仅有11家,新三板上市18家,总数不超过50家;今年9月证监会公布的上交所主办IPO排队共家企业,餐企仅有两家;上市餐企除海底捞外,第二梯队市值仅在亿―亿元区间,其余都在数十亿元甚至数亿元之间。美国共有50家餐饮上市企业、日本有97家上市餐饮企业,对比发达国家中国餐饮企业的资本运作存在较大的空间。
我国餐饮企业中,国企性质的饭店则多依赖商务接待和会务消费,对公属性、区域属性比较浓,对规模化经营和发展资金的需求不大;中小型规模的民企发展基本都靠自身原始积累。此外,餐饮行业整体仍处于小、散、乱,营收不稳定的状态,企业的品牌与经营意识、专业化程度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投资者和资本市场认为餐饮个体并不足以成为优质的资产项目。
中国的餐饮企业的未来发展路线可以借鉴海底捞的策略。(1)通过高效的人员激励、连锁经营、打通上下游供应链仅提供餐饮服务的运营模式,打造独特的餐饮品牌定位,同时解决中式餐饮中成本高、战线长、服务不到位、环境卫生和配送效率管理不佳的固有问题。(2)目前科技和互联网对餐饮行业进行方方面面的渗透,从配送、服务到营销,智能化的应用持续扩大了单个餐饮店铺的辐射范围,餐饮企业有望通过新技术实现集约化的经营,以及更高效的资源配置。维持对行业“领先大市”的评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