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一向好好学习的崔维星和德邦,也是走了弯路的。关于「学习」这件事,今日的德邦年会上崔维星有何新的感悟和改变?
作者
贾艺超(运联传媒记者)
编辑
过去的一年,德邦的变化很多。公司在A股上市,获取分享制的落地大大提升了大家的积极性。根据德邦股份发布的业绩预增公告显示,预计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64万元到22,.39万元,同比增加38%到58%。
但是崔维星依然保持谦虚的心态:「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还要多学习,多改变,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与众不同才能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这里的学习,不仅是包括德邦,还包括德邦人。
「我们基本上都不是名校毕业,没有强大的背景,要想出人头地,我们除了学习别无选择。」
1
「走的越多越会发现自己与牛人的差距」
前几个月,崔维星参加了两个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参会的过程中,他留意了这些参会嘉宾的背景,基本都是名校毕业,有的甚至是世界级名校。
「以前我也觉得挺奇怪,怎么很少见到那么多名校毕业的企业家?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是我走的还不够远。」崔维星看来,走的越多、走的越远,就越会发现自己的差距。「这是社会的规律,我们要摸清这个规律,根据规律然后改变自己。」
所以,我们对这个社会背景一定要了解清楚,我们不是名校毕业,但别人都已经走到我们前面了,那我们要怎么办?
崔维星开了一个「药方」——学习,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习惯之后,进步的轮子就会越滚越快。
2
借力学习借「巧力」
对于学习,崔维星一样很执着。两个多月前的德邦上市前夕的答谢会上,崔维星也曾表示:
「其实我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我们首先做的,就是学习华为。第二,我们努力向外部学习,我们努力学习全球最佳实践,努力和咨询公司合作。」
而今,德邦的「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借力,更是要借「巧力」,并且其要学习的目标也不仅仅是咨询公司和华为,学习的对象隐约中不断扩大。
1)向咨询公司学习
「对于物流要学什么,我觉得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首先就是要跟咨询公司学,但是现在讲跟咨询公司学,跟过去不一样了。」
咨询公司是外脑,但咨询公司不是万能的,交过数亿元的学费之后,德邦的感受也最为直观。崔维星觉得德邦今后的咨询要做两点改变:
一是,咨询我们稀缺的东西。「过去我们有时候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就稀里糊涂地跟咨询公司合作了,这样的钱花得不到位。事实上,合作之前我们首先要问自己:我们到底缺什么?然后才根据我们所缺的,再去找世界上最牛的咨询公司来支招,从他们那里多挖点『金子』。」
二是,把咨询推广开。「要把咨询推广开在于不仅要职能部门做咨询,一线也要开展,但前提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需求。」
颠覆过去跟咨询公司的合作方式,并不意味着德邦会减少跟咨询公司的合作,而是一定程度上的扩大。崔维星透露,德邦请咨询公司方面的费用甚至还可以翻倍。
2)向华为学习
向华为学习,德邦也讲得很频繁。但如今的崔维星说,越是跟华为的人交流、学习,越会发现学习的片面性,他用「照猫画虎」这个词来形容。
首先,学习一定要深刻。「就像外人学德邦一样,我们每一个发展,到底改变了多少?努力了多少?奋斗了多少?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而我们看华为也是同样的,很容易看得很浅,所以我们必须深挖,找到华为最牛的一面,将全球最佳的实践学到手。」
其次,要知道怎样学。崔维星觉得造成『照猫画虎』的原因很简单,方法出了偏差。「过去我们往往会去找一个华为出来的人学,实际上是错的。从华为出来的,很可能在三年前就开始被边缘化了,而这个过程中华为已经千变万化了,你学到的东西可能就是华为三年前的,甚至连三年前都不如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怎样学?这个很重要。」
3)向竞争对手学习
德邦物流要发展,要做快递,有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如何跟顺丰竞争。而崔维星说过,向竞争对手学习最关键的还是要向顺丰学。
「顺丰有二十多年的快递经验,很多东西更是简单有效的,我们要好好去研究,把他优秀的快递经验学习过来,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于同行,崔维星认为一定要尽量多学习别人好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快地进步。
4)向专家学习
要想针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行业推出好的产品,就要去找行业专家学习。为行业制定解决方案的时候,要找最牛的专家一起制定方案。「通过市场调研得来方案的方式一定是比在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专家差很多。」
5)向业绩好的人学习
要向业绩好的领导学,向业绩好的同事学,要去多交流。
「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多交流,甚至应该拨出专门的经费去鼓励多交流,互相学习。」向高人学习之后再自己悟,相互结合之后你的进步会比别人快。
在德邦内部,德邦人一直本着「以进取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学习力」也是崔维星一直强调的主题。而在外部,德邦一直被认为是物流界的「黄埔军校」。
相比于德邦人才的流失,崔维星更